综合办公 |
呼伦贝尔市:晒出养老服务“成绩单”
近年来,呼伦贝尔市民政局紧紧围绕养老设施建设、质量提升、人才保障、综合监管等方面,着力推进养老服务提质增效,为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答卷。 服务设施达到新水平。在过去几年中,围绕“老有所养”的命题,呼伦贝尔市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增量明显,老年人实现“家门口”就近养老更加便捷。全市目前共有各类养老机构97所,总床位数9千余张,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4600余张。现有农村敬老院12所、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214所,基本实现特困老人应收尽收、应保尽保。2022年下拨补助资金2250万元,累计建成街道(乡镇)养老服务中心 26个,社区养老服务站、日间照料中心 96个,社区老年餐厅数量达到19个,可为老年人提供助餐、助医、助浴、助洁、助急、助行等便民养老服务,城市“一刻钟”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圈基本建成。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776户。推动海拉尔区国家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示范旗县建设,国家“十四五”乡村建设重点监测旗县阿荣旗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,额尔古纳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取得初步成效。2023年计划完成155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,实现城镇新建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,新建53个乡镇养老服务中心、143个村级养老服务站,持续增进民生福祉。 养老服务得到新提升。在过去几年中,围绕“老有所依”的命题,呼伦贝尔市致力于落实各项养老资金的发放工作,做实、做好、做细全市老年群体的摸底工作,做到一个不缺,一个不漏,让基本养老服务保障持续加强。2022年为1.34万名经济困难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补贴802万元,为5.8万名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6716万元,为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险。累计培训养老护理员4076人次,举办第二届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,成功推荐全区唯一一名国家级溢起守护最美养老护理员。针对困难老人、高龄老人、百岁老人开展春节慰问、重阳节慰问共计百余次。2023年将继续开展经济困难老年人评估工作,落实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机制,健全养老机构综合监管制度,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能增量,强化养老护理员培养培训,举办全市职业技能大赛,让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再提升。 事业产业取得新成效。在过去几年中,围绕“老有所依”的命题,呼伦贝尔市积极探索智慧养老、医养康养融合、公建民营等运营服务模式,不仅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、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。2022年,呼伦贝尔市大力推进全市养老服务事业改革新进程,被自治区民政厅确定为“96111”养老服务呼叫平台试点盟市,建立完成全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平台,做实政府保障基本、居家社区联动、机构专业照护服务,知密织牢了养老服务网络,打造了养老新模式。2023年深化医养结合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,创新蒙医药传统服务与发展养老事业充分融合,与市蒙医医院签订老年健康服务中心合作项目,在养老资金投入、医养结合、蒙医药特色服务、智慧养老、康复治疗、临终关怀及民政监管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,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医养结合需求,推动呼伦贝尔市医养产业高质量发展,打造呼伦贝尔地区养老事业新标杆。养老作为民生要计,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,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。呼伦贝尔市民政局将紧盯“十四五”时期,新的战略部署“按图作战”,用一份份民生承诺、一项项民心工程、一张张温暖答卷,让全市数十万老年人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不断增强。
转发至: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