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list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民政资讯 > 基层信息 > 综合办公
综合办公
巴林左旗:持续发力巩固拓展兜底保障工作成果
发布时间:2023-03-1017:03    来源:巴林左旗民政局   字号:[    

为进一步巩固拓展民政兜底保障脱贫攻坚成果,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,巴林左旗民政局积极谋划,主动作为,认真总结脱贫攻坚所取得的成效,提炼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,把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政策措施全面推广实施,确保工作不留空档,政策不留空白。

一是围绕“优服务”,强化“三主动”工作机制。健全社会救助政策主动告知、信息主动公开、对象主动发现“三主动”工作机制。通过挂历、“明白纸”、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主动宣传救助政策,提高政策知晓度。创新信息公开方式,实现困难群众救助政策信息及救助金额“公众号”公开全覆盖,确保公正公开。发挥“铁脚板”作用,开展常态化走访,建立保障对象需求清单和“一户一策”救助方案,2022年主动发现并救助困难群众3007人次。

推进智慧社会救助服务体系建设,依托内蒙古自治区低保信息系统,投入200余万元推进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项目,完善微信自助申请、自助测算、无纸化审批、定期报告核验、手机APP决策支持等功能,推动群众“一网通办”;研发申报一体机和移动审核审批管理平台,加快掌上办、指尖办服务进程,有效推动保障对象管理服务进一步协同化、便捷化和智能化。为村(社区)社会救助经办人员集中采购社会救助信息化设备184台,实现硬件配套全覆盖。2022年困难群众通过“无纸化”纳入低保范围4200人,残疾低保对象“免申即享”困难生活补贴1500人。

二是围绕“兜好底”,多元救助衔接“提质增效”。对低保、特困、临时救助认定办法等进一步补充完善,将低收入家庭中的44类重病患者、三级智力和精神残疾人员等特殊困难人员参照“单人户”纳入低保,2022年新纳入低保范围“单人户”5488人、实现了“应保尽保”。规范特困人员认定服务,将特困未成年人年龄放宽至18周岁,2022年新纳入特困对象212人,实现了“应纳尽纳、应养尽养”。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,在原有特困人员自理能力评估和护理成效考核的基础上,对失能/半失能人员按年/季进行自理能力评估,及时变更护理费发放标准,杜绝一评了之,切实发挥资金使用精准度。

印发《关于进一步规范临时救助工作的通知》,明确救助范围,细化救助类别;将0.5万元以下审批权限下放至苏木乡镇街道。投入50余万元开发民政工作微信小程序,设立社会救助信息调度平台,通过群众点单、平台派单、股室接单、办结返单、群众评单、纪检督单等程序,有效破解群众政策知晓率低、救助不到位等问题,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。

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,连续13年提标10%以上,2022年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标准分别达到783元/月、506元/月和1018元/月、725元/月,失能、半失能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标准1244元/月、479元/月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1200元。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2.15亿、特困供养人员生活费及护理补贴1426.8万元、临时救助611.5万元、残疾人两项补贴1635.2万元。加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出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文件18个30条,继续实行“单人户”、收入扣减和低保渐退期等政策,助力乡村振兴。建立社会救助与慈善救助、红十字救助、精神病人等专项救助衔接机制,开展定期会商和信息对接等,凝聚救助合力。

三是围绕“织密网”,构建综合救助“大”格局。依托旗级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和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工作领导小组,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,加强和规范各救助职能部门的政策衔接和工作对接,全面打造共享救助模式。结合事业单位改革,成立旗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1个、苏木乡镇街道建立社会救助服务站13个、嘎查村(社区)社会救助服务点184个,旗、苏木乡镇(街道)、村居三级衔接互通的社会救助网络实现全覆盖。

聚焦困难群众多样化需求,倾力打造“资金+实物+服务+精神+机会+N”五位一体精准救助帮扶新模式。完善13类28项救助帮扶政策资源和联动机制,形成了“低保”、特困、临时救助等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的综合救助帮扶大格局。印发《巴林左旗精神障碍患者医疗救助办法(试行)》,救助精神障碍患者226人次,切实解决精神障碍患者就医难问题,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。积极推进适老化改造工程,投资180万元为545户高龄、失能、残疾特困户及贫困户实施适老化改造工程,发放手杖 、防走失手环、洗浴椅600余把(只)。承接自治区“五社联动”项目,打造乡镇(街道)社工站3个,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,以打造“契心共助”救助品牌为目标,常态化开展老年人、未成年人、残疾人走访探视、关心关爱、照料、帮扶救助等活动60余次、服务困难群众15000余人次,打通服务困难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
转发至: